1.观察画面的技巧:
①.调整观察方法,先观而后察,看形而不看线,显然有的人通常是看线不看形或只是看形的边缘变化而不看形的大特征。
②.看形要花时间去比较线,找出大小、长短不一的正确比例关系。
③.固定焦点透视的变化,观察形体时不要随意改变自己的位置。
④.两眼的视线要统一,观察头像要从整体出发。
⑤.画头像时不要偏离自己的位置,这样就可能导致画面中鼻子、嘴、眼睛的方向与头部的方向可能不一致。
⑥.从开始就要从整体观察模特及画面整体性把握的角度来认真思考,反复分析基本形大动态的变化,以及形体整体调子的轻重变化。
作画时要注意到形体整体关系与透视变化的相互关系,在绘画进行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基本形不准时,就应该马上停下来,从画面整体性把握的角度来认真思考,反复分析基本形大动态的变化以及形体整体调子的轻重变化。
2.把握画面整体感的技巧
①.画面自身因素的整体性,比如说对线和面的有效组织,黑、白、灰色调的和谐布局。
②.对物体造形的整体性,这主要体现在对形的轮廓和体积感的塑造上;还体现在作画时能够把无数的细节层次、无数的转折关系都贯通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画面的完整性,就是能够恰到好处地掌握深入与概括的尺度,既有较精细的某些细节,又有概括成大的几何形体体积的局部。画面如果表现得不够整体,那么往往就会出现“花”、“乱”的毛病。
①.在绘画过程中过于去刻画局部而没有顾及到其它部位的相互关联,造成整个画面的线面分离、局部突出、杂乱无章。
②.在上调子的过程中由于铺设明暗调子不够均匀,用线过于凌乱,再加上多次不均匀的色调多次重叠,使画面上的调子显得很不整体。
要将这些不整体的局部融入到整体的画面中去,就只有从这几个方面开始做起:
①.铺设明暗调子时用笔一定要均匀,线条要有虚有实,宁可多次铺设线条,切不要一次性画死。用线排出的面不要留太多的白色空隙,在逐步加重调子的同时要注意变换线条的排向,线面要与对象的形体结构相结合。
②.亮部要保持清洁,污点过多就拿橡皮轻轻擦掉,不然会影响视觉效果和画面的对比。暗部也不要有过多污点,处理时可以用小块的橡皮泥粘取,或者手指或者纸笔轻轻地蹭一下,以使得它的调子更趋于统一。
③.作画时要避免盲目用线,辅助线除外,要注意到所用的线条一定要表现出形体轮廓以及体现出结构的转折。到作品的后期阶段,这些线都要融入到表现形体的调子中去,还有一些不必要的线条要及时擦掉,以免影响画面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