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美术高考都像一场恶战。美术考生经过长时间的绘画训练,要在规定的三个小时内,通过自己的绘画技巧,更好地表现静物。近几年大部分艺术院校基本都采用静物默写的方式进行色彩考试,内容多为我们常见的陶瓷、玻璃器皿、金属器皿、水果蔬菜,以及花卉、各种衬布等。考试时间为3小时,水粉和水彩均可。检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比如30分钟观察塑造,45分钟奠定关系,45分钟塑造,后30分钟调整。思路清晰,即画前画后的顺序是由深到浅,由大面积到小面积,由整体到细节。在整个绘画过程中,你要保持心态平和,不要被美术高考的紧张气氛所影响,要对自己长期的刻苦练习有信心。
2.深入塑造具体对象
力求用笔和用色准确,色彩层次要与自然相联系,注意表现物体的质感,如表面光滑、反光强的瓷器,受环境色彩影响较大;木材粗糙,色泽光亮柔和,受外界颜色影响小,固有色彩强烈,易于学生掌握;金属要硬,笔要定,质感特别重要;香蕉等物体质地较软,颜色对比较弱。你要用笔顺手,适当多用水,减弱色彩明度的对比。
衬布在画面中主要起到衬托和调色的作用,在表现上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加工,不能面面俱到,造成主次不分,呆板的现象。这个阶段控制在90分钟左右。
3、做到构图要完整
先用2至3分钟去观察整组静物,确定适合哪种构图形式。 在构图时应当保持画面的平衡感。这种平衡感应该是满足人视觉上的审美规律,而不是单纯的对称和平均,使画面缺少变化,丧失美感。所以这就需要在画面中注意物体的摆放应该是错落有致,有张有弛,有聚有散,使画面看上去和谐自然,富有韵律。
在构图时要注意形与形之间的对比关系,物体的大小、粗细、高矮、方圆等关系也会直接影响到构图上的形式美。